给员工以心,以未来。
我所在的公司薪资水平并不高,导致员工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不够,怎么样才能增强员工对待工作的动力和情感投入,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?
(资料图)
判断一个公司,大体取决于两个维度。要么有现在,比如更好的薪资、更好的福利等。要么有未来,现在的付出,在远期有更好的回报。当然,最好是二者皆有。
阅读:
薪资水平的高低,既有横向比较,同工种同行业同城市等多维度参照。也有纵向比较,随工作年限递增薪资的变化。甚至也有微观上,在不同时间段的比较,随工作强度工作时长等的变化,薪资能否跟随。
薪资水平低,意味着没有现在,就需要用未来和情感去弥补现在的缺憾。
美好未来,公司大体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而给员工以希望。现实中,实现的没有实现的不乏案例。在一定程度上,只要员工能够相信公司描绘的美好蓝图,至少在一定时间内,会给员工以动力和热情。
但是,对大多数员工来说,以未来去驱动可持续性不强。
在现实职场中,管理者要解决员工的动力等问题,自身投入更多的情感往往效果较好。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,取得信任,取得一定程度的谅解。比如,适当的团建,沟通时的艺术,多有情感甚至情绪上的交流。
反复用情感的叠加去驱动员工,有一定的持续性。
不过,情感投入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或降低管理的一定刚性。薪资低而去降低管理的要求,甚至无原则地妥协,就会造成恶性循环。
情感投入,又不丧失管理的刚性,就需要有管理的艺术。
人性化管理是管理艺术的部分体现。比如,员工小孩生病需请假,在整体薪资不高的情况下,如果不以请假扣款的方式去处理,就需要既符合公司规定工作安排,又能满足员工需求,同时也让其他同事没有异议。处理好了,皆大欢喜,人心向往。处理不好,众人唾弃,离心离德。
管理的艺术,大体上就是,既要又要还要。
投入情感的管理,会随人员规模、时间长短,边际效应递减。同时,往往附加了管理者自身的魅力。
总的来说,靠情感投入和未来去驱动员工,时间和现实是最大的敌人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科普头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