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聚焦:吉安泰和县人民法院:“四式”赋能 助力提升司法为民本领

2023-04-03 23:27:41 来源:东方资讯 分享到:

张騑

恪守为民职责,多办利民之事。江西省泰和县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法院部署要求,不断增强司法为民意识,将诉讼服务端口前移,把司法为民便民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足感,竭力打造“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”的良好形象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便捷式”服务 赋能质效提升

“没想到啊,通过手机也能把我的烦心事解决好,感谢你们!”近日,远在广东的陈某在案件处理后不停向法官表达感谢。泰和县人民法院通过“人民调解平台”成功化解了当事人的纠纷。此举打破了正式调解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场的传统模式,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。

近年来,泰和法院致力于发展智慧法院建设,大力推行线上诉讼服务,依托“中国法院诉讼服务网”“中国移动微法院”等平台全面提供网上立案、网上调解、网上送达等多项功能,保障当事人“隔空”行使诉讼权利。

“给法律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,真正做到“让数据多跑路,当事人少跑腿”,将司法为民理念与审判能力现代化相结合,极大地提高了诉讼效率,节约司法资源。”泰和法院立案庭庭长熊红卫说。

网上立案、微信缴费、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全天候、远程视频调解、电子送达、速裁审理……这些听起来“高大上”的信息化成果,如今都已成为现实,在泰和法院现代化信息网络的全面应用,通过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全方位诉讼服务平台,满足不同群体的司法新需求。,把便民诉讼贯穿于每个环节,当事人通过网络便可以享受全方位的诉讼服务,大大降低了诉讼成本,减轻了诉累。

下一步,泰和法院将逐步完善和加强“互联网+”现代化司法服务建设,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,为纠纷当事人排忧解难,减少当事人诉累,让科技提升审判效率。

“前置式”调解 赋能纠纷化解

“法官同志,非常感谢你们,十几年的矛盾被你们解决了,我真的心服口服……。”近日,泰和县法院借助前置跨界调解机制,联合村委会妥善调处了一起农村土地租赁纠纷。

为了实现诉源治理,该院对辖区主要矛盾纠纷进行了分析梳理,邀请了辖区的公安派出所、交警中队、森林公安负责人座谈交流,共商矛盾纠纷解决之策。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,成立了“前置式”跨界调解工作组,建立了微信工作群,各部门安排联络员,以“警法联合、庭队协作、所庭对接”方式,实现了法庭与辖区矛盾化解资源的联动,将法律指导、纠纷调解“跨界前置”,协助各职能部门从源头预防化解纠纷。

“此项机制把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在诉讼之前,节约诉讼成本,优化司法资源,切实实现为诉讼“瘦身”、为群众“减负”,真正实现情法兼顾、案结人和的目的。”社会各界对该项机制表示肯定。

近年来,泰和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格局,将审判职能前置,纵深推进“前置式”跨界调解机制,整合辖区行政、司法、基层自治等资源,将调解力量前置,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延伸至农村基层。目前该机制已化解矛盾纠纷260余起。

“灵活式”执行 赋能权益兑现

“张法官,我今天就把钱付掉,你们应该不会再追究我的拒执罪吧…”近日,一直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刘某主动联系法院要求履行义务。原来,江西省泰和县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《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》,才有了这样的执行效果,这也是该院发出的首份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。

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,泰和法院针对农民工讨薪、交通事故赔偿等涉民生案件,开辟执行“绿色通道”,贯彻涉民生案件“三优先”原则,确保群众利益及时实现。此外,泰和法院针对涉黑恶犯罪执行案件、涉金融类执行案件、涉民营企业权益保障等案件,常态化开展专项执行行动,多措并举的加大执行力度,严厉打击规避执行、逃避执行、抗拒执行等失信行为。

法院执行既有强制性,也处处体现出善意文明,其中主要体现在涉企执行案件中,泰和法院在执行中探索出“正向激励”机制,从执行立案、财产查控、财产处置、失信惩戒、终本案件管理等方面对执行措施作出禁止性规定,为审慎采取司法措施提供指引,切实把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,对主动履行义务的企业实行信用修复,为诚信企业在经营发展、授信融资中扫除信用障碍;对执行发现存在资金困难的中小微企业,坚持缓立案保发展、缓保全保经营、缓执行保生存,最大限度维护企业经营发展。

据悉,2022年来,泰和法院利用节假日、夜间和清晨开展涉民生、涉金融专项集中执行42次,执结案件683件,执行到位标的总额4000万元,集中向174余名申请人发放执行款1780余万元。泰和法院已对267余名被执行人(含企业)进行了信用修复,促成234人履行还款义务、达成和解。

“菜单式”普法 赋能宣传覆盖

“如果约定还款期限,在还款期限到了,3年内起诉,没有特殊情况能获支持,没有约定还款期限,即便过了3年,也会受到法律保障。”

“我们有很多村民朋友,夫妻之间因为琐事发生争吵,就头脑发热要求离婚,事后又觉得后悔。所以针对这种情况,民法典增加了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,只要在冷静期内一方不愿离婚的,可以申请撤销离婚手续。”

近期,像这样的普法场景在泰和县辖区乡镇时常出现。多年来,泰和法院始终坚持“谁执法谁普法”的工作原则,但以往大部分是教条、被动式普法,收效甚微。为此,该院转变思路,主动出击,在辖区范围内开启干警“进村入户”制度,要求挂点干警将法治课堂搬进乡村,走进农户,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讲深讲透,同时,该院还积极拓展法治宣传渠道,积极利用微信平台、抖音等新媒体做好日常法治宣传工作,全力打造普法宣传全链条,让法律进家入户、入脑入心,营造了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“之前总觉得法律好像跟咱没啥关系,听法官这么一说,才真正体会到法律的作用。”澄江镇东门村村民李大姐感慨道。

2022年以来,该院通过官网、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发布信息135余条,通过抖音发布视频43条,浏览量达135余万次。
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以及痛点堵点问题,大力践行为民办事举措,积极回应群众司法诉求,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”泰和县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段建华说。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科普头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